“2016年或为消费金融爆发的一年。”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喆昨日在参加“2016消费金融高峰论坛”时预测,从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来看,消费金融是一个数十万亿级的大市场,到2017年底,预计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会增加到两万亿元。
电商系:希望与银行差异化竞争
继P2P、众筹之后,消费金融被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另一片“蓝海”,成为多方角逐的新战场。王喆昨日称,从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到新兴创业公司,目前都在发力布局消费金融。同时,消费金融行业的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从场景、产品、获客、数据、风控、到资金,都有专业的团队在深耕,行业内部的企业非常紧密地合作共享,推动着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目前消费金融的参与者格局来看,主要分银行系、产业系和电商系三类。融之家CEO张建梁在论坛上表示,目前银行系公司仍是消费金融的市场主导者,而电商系凭借完善的业务生态体系进行市场布局,欲在消费金融市场“掘金”。
但在银行为主导的市场格局中,一些电商系从业者对与银行的竞争和合作深有体会。“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至今,由于有一些银行在背后支持,我们拿到的资金成本与银行信用卡中心相比已相差不大,再加上多年的风控经验,对坏账率有一定的控制度后,其实是有能力和一些银行合作,共享风控技术和获客平台的。”一位互联网金融企业高管在昨日消费金融论坛上坦言,但目前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仍拒绝与其合作。
张建梁分析认为,与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优势在于产品设计更加灵活,注重用户体验,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借款。此外,互联网消费金融定位于服务银行以外的用户,借款申请门槛更低,服务人群更广,两者关系应是相互补充的。
大数据风控下的消费金融
就在上个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
张建梁认为,小额贷款涵盖的范围很广,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行业规范化。从政策层面是政府鼓励小额信贷,会有更多的企业转型做小额信贷,某种程度上会极大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但监管本身对于资金使用的透明化也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会对很多不透明的机构产生较大冲击。
《暂行办法》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注重把握好风险底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基于大数据平台,但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对于借贷平台来说,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的问题一直存在。
对此,张建梁说,对于行业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放贷要“重数据”,把数据驱动、数据运营落到实处;其次要提高行业联防联控,降低个人负债超预期的风险,同时对于个人信用、线上借贷流程的具体流程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借款产品的数据使用合规性仍亟待解决。
“未来围绕场景的消费金融将成为市场主导。”对于消费金融的行业趋势,王喆认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更多消费场景让消费金融有了发挥作用之处,消费金融体量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