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借贷来说,2015年是行业激荡的一年,优质平台在竞争中逐渐占据行业领先位置,劣质平台从速起逐渐流于被淘汰的境地,旧世界不断被打破,新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监管层陆续出台的监管政策为行业发展制定了方向,年底出台的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加快了正式监管的步伐。社会对网络借贷2016年的发展颇为期待,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友众信业认为,2016年网络借贷行业将在政策监管、行业整合和平台蜕变等三大方面,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趋势一:行业监管逐步规范法制化
对于现阶段的网络借贷来说,监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2015年是网络借贷监管的元年,国家不同部门对网络借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贯穿始终。
2015年1月,银监会增设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 7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叫停配资业务;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行业的基础问题和重要概念做了界定;8月,最高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划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红线;11月,“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设定了18个月的调整过渡期。
友众信业认为,2015年出台的监管政策推动网络借贷监管从0到1,进入有法可依阶段,2016年的行业监管应该会进入到落地实施阶段。征求意见稿出台以后,广东、浙江、北京等多个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行业整顿的执行缓冲期应该在一年以上,所以预计正式的监管细则应该会在2016年年中定稿。
趋势二:行业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监管后对于网贷平台的合规性要求将提高,将一定程度上加速行业内的洗牌,并且对于网贷平台的风控能力、运营能力要求提高。友众信业认为,监管的趋严将淘汰一大批不合规的平台,行业“马太效应”将会更加凸显,不能符合监管要求、业务违规、实力薄弱的平台将会出局,行业领先的优质平台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根据行业第三方平台发布的网贷行业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网贷行业中银行系、国资系、上市公司、风投系四大金刚背景平台的数量分别达到了14家、68家、48家、68家,上述背景平台加起来占全国平台数量比例尚不足一成,剩下的90%都是“民营系”的草根平台,受监管政策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草根平台。
另外,监管细则虽然采取的负面清单制度,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硬性门槛,但一些隐性门槛将会把很多中小平台拦在门外。例如监管细则规定:涉及经营性电信业务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即ICP许可证,该证件的审批门槛较高。除了1000万的实缴注册资本,平台还要获得权威部门的推荐和工信部的认可,而且各个地方还有更多的审批门槛,想要获得审批谈何容易。
趋势三:上市或成平台众望所归
2015年12月18日,在两次冲击纳斯达克失败后,宜人贷终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友众信业认为,目前行业内有望能够上市的平台不在少数,之所以迟迟不选择通过上市实现资本之路,是因为监管政策的不明朗。随着行业监管明确,预计未来将有不少平台踏上上市之路。
目前已有多家平台透露了上市计划。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透露,陆金所计划最快将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在香港上市;有媒体报道,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在寻求超过100亿元的B轮融资,意在启动上市计划;与此同时,“京东金融”正计划引入A轮融资并谋求国内上市的消息,引发了业界对VIE结构“解封”的猜想。
友众信业认为,网络借贷平台上市的核心驱动是为了实现资本之路,目前来看,网络借贷平台实现资本之路的途径大致有四种:一是谋求海外或者A股IPO,二是通过借壳行为实现资产注入,三是转让公司股份,实现上市公司关联或控股,四是挂牌新三板,打开融资渠道。另外,收购新三板企业、参与新三板定增、股权投资等方式也成为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的融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