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平台有什么法律风险?我们知道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投资P2P网贷平台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将从平台自身的微观层面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做简要分析。主要涉及到借款人、贷款人、平台和第三方个人或机构四类金融法主体。
(一)借款人引发的法律风险
P2P网贷平台首先是为了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但是借款人引发的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即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1.无担保引发的信用风险
P2P网贷平台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被排斥在传统金融服务门外的借款人,其偿债能力通常较弱。而《商业银行法》规定只能有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在发放担保贷款时要提供担保物。P2P网贷平台在借款人无担保的情况下进行的借贷,信用风险极大,尤其是纯中介模式的平台。
2.贷款合同无面签产生的风险
商业银行发放个人贷款要求执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需担保的应同时签订担保合同。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但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除外。签订书面的贷款合同。而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和贷款人达成协议是通过网上的交流,最终的贷款协议是一张电子借条,单纯依靠网络来实现信息对称性和信用认定的模式的难度和风险较大。
3.贷款用途无限制引发的风险
我国的信贷政策中对于正规金融的贷款用途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制。从我国诸多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来看,基本上不关注借款用途,少有对此做出限制,而网站上大多数借款人对资金用途均为“资金周转”、“个人投资”、“生活需要”等简单描述。即便是有限制借款用途的规定,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平台的贷款人也不可能像商业银行一样严格执行贷款用途管理,在相关监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由此也会导致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加大,平台的资金流出可能成为一个不可控的法律漏洞。
P2P网贷法律风险
4.不支付超四倍利息的风险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合同法》也对上述“超出国家公布利率的四倍”持坚决否定的态度。纵观目前P2P网贷平台上的借款利率,有相当一部分超过了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高利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贷款人的投资热情,活跃了民间金融;另一方面碰触到了国家利率的政策和法律红线,一旦借款人违约不支付超出国家利率四倍部分,贷款人和平台都将得不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二)贷款人的法律风险
1.利用平台洗钱的风险
贷款人是P2P网贷模式中资金来源的一方,一般情况下,贷款人利用其闲散资金进行投资。但由于成为贷款人手续便捷,门槛低,借贷关系的形成完全出自意思自治,P2P网贷平台无法对其资金来源合法性进行审查,多数平台也未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平台每笔贷款金额额度有限,但贷款人在同一P2P网贷平台提供贷款的次数、在不同平台分别放贷不受限制,出借人的资金来源和社会关系不明确,同时没有相关部门审核验证,无法保障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合法性,大大增加了通过平台进行洗钱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司法秩序。
2.逆向选择的风险
对贷款人来说,P2P网贷中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借款人为了获得贷款,就有了提供不实信息的利益驱动,为吸引贷款人投标,借款人还会提出高于普通借款的利率,据此得出信用评定结果真实性应当受到质疑,资金流向风险较大的借款人;而当贷款人面对众多的借款列表时,只有选择分散出借,以力求分散风险,但为了追求收益率,也不免出现不关心信用只关心利息的逆向选择,追求高利率的标的。结果是,在P2P网贷平台中,提供虚假信息的借款人、违约风险大的借款人逐渐占据上风,而那些真正需要资金的优质借款人却很难得到借款,于是优质的借款人逐渐退出市场,P2P网贷平台上面充斥着“劣质”借款人,贷款人的利益极易受到损害。
(三)平台引发的法律风险
1.道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在担保模式的平台中,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加上平台缺失风控,那么平台的垫付压力就会加大,资金链一旦断裂,极易引发挤兑风潮,平台也会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承诺本金保障的平台,往往同时要求贷款人的钱先打入其账户,这就等于建立“资金池”。平台的资金池引起的资金沉淀存在资金被挪用的道德风险,这是欺诈性、自融性平台常有的风险表征。而且平台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是否有效分离、内部资金结构如何等问题都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平台普遍采用的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专项账户,也都在处于平台的实际控制之下,无法真正做到资金独立管理。
P2P网贷法律风险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
目前,有些P2P网贷平台将自己的账户用作贷款人与借款人转账的中间账户,这使得网贷平台经营者能随意挪用平台内的大部分滞留资金。即便是大部分P2P网贷平台为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为借贷双方提供资金存管,当贷款人中标后,会把资金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打入P2P网贷平台的账户,而不是借款人的账户,此时,借贷资金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临时存管。当借款人顺利得到全部需求资金时,借款才会统一划拨至借款人账户。这样,就形成了资金的借贷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借贷资金还是受平台控制的,其安全性不能得到绝对保障。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源于人为、程序、技术三方面因素。平台一般要求贷款人将资金转入在平台注册的账户内,再由平台转账给借款人,这一流程中可能由于平台系统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漏洞发生平台的运营风险。并且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个人资料上传的方式很容易造假,有非法集资意图的借款人可通过伪造不同的身份证明,同时在网站上注册多个账号发布借款需求从而募集到社会公众的资金。平台自身的运营人员也会由于专业技能不能达到信贷岗位的要求而出现管理和操作不当行为。这些都是由于程序或技术的瑕疵给网站带来的操作风险。
4.平台身份合法性引起的政策风险
P2P网贷平台在我国已遍地开花,但平台的法律性质一直很模糊,平台只是生存在政策和法律的边缘。目前的P2P网贷平台基本上都是以两种身份注册:一是投资咨询类公司,二是网络技术类电子商务公司。但P2P网贷平台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从事借贷中介甚至理财业务。平台的身份不明直接导致平台的发展鱼目混杂,极不规范。时至今日,平台的性质尚无法律法规明文确定,也无明确的监管机制,致使这一行业蕴含了极大的政策风险。
5.信息泄露风险
P2P网贷发展中也有可能引起个人信息泄露等难题。在借贷过程中,P2P网贷平台都会要求借贷双方提交详细的个人信息,有些平台甚至要求借款人提交亲朋好友的验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信用度,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在今天个人信息被泄露、窃取、贩卖事件频发的环境下,P2P网贷平台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由于网络借贷需要大量实名认证和资料上传认证,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及诸多重要资料留存网上,一旦平台遭到黑客攻击或者自身网络管理不善,资料被盗、泄露甚至被有偿买卖都有可能发生。
P2P网贷平台的法律风险比较复杂,大家可以多看几次,别小心被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