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第十四条明确提到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原文如下:“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对于投资人来说,根据《指导意见》,挑选那些将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的P2P平台进行投资,是更加安全的做法。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P2P平台选择与银行合作,但是大家加对资金托管、资金存管这两个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容易混淆,现在就为大家理一理。
资金存管
资金存管一般是指P2P平台将交易资金或平台相关备付金、风险金等放于如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账户上,第三方机构只负责资金的保管。
存管业务,第三方机构并不需要承担监督资金流向的义务,P2P平台可以随时从第三方机构里提取资金。
资金托管
资金托管是委托管理的意思,其本义是指投资人与借款人均在第三方机构开设账户,第三方按照指令做资金划转,除保证资金正常流转外,还需监督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整个过程投资人都能看到自己资金的流向状态,P2P平台无法接触借贷资金。
资金存管与资金托管的异同
存管和托管的共同点是进行资金保存,促进资金正常流动。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第三方机构是否有监管义务,是否监督资金来源和去向,即核实项目资金走向的真实性,包括借款人信息、借款合同的真实性,监督资金进入借款人账户后的流向等。
听上去资金托管更安全,那么为什么《指导意见》里提到的是存管,而非托管呢?
资金托管,从根本上,似乎更符合网贷的本质,银行可以监督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的角色。但是,从可行性而言,实现p2p的资金托管很有难度。
1.对银行而言,责任太重
托管对第三方的责任要求较高,在托管过程中,对借款人和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对资金用途进行追踪都会使得第三方需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搭上自家的声誉,投入产出比比较低。
2.真正实现托管有难度
银行对于自身的贷款业务尚且无法进行持续追踪,更何况是对P2P平台。退一步说,银行如果想要实现P2P资金托管,还必须专门重新打造一套系统,所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都是很高的。
因此银行更倾向于与P2P平台建立资金存管合作,与此同时,由于银行的安全信赖度更高高,越来越多的大型P2P平台也在寻求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合作,依靠银行的公信力提升自身平台的公信力。
资金存管的优势
银行资金存管,真正做到用户资金和P2P平台的隔离,避免平台直接接触用户的资金,降低用户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网贷资金池的“壁垒”。
事实上,大部分股票和信托,也是运用这种方式。
相比存管和托管,更应该关心协议内容
其实不必纠结于到底是资金存管还是资金托管,在实际操作中,资金存管是“官方标配”,资金托管是“顶配”, 就看各家P2P平台和银行谈的是哪种程度的“配置”。投资人需注意看清楚银行和平台之间签订的协议到底包括哪些,而非揪着概念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