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乔“一边买买买,一边办分期。 ”只需动一动手指,在网上登记学籍资料、身份证等信息,囊中羞涩的在校大学生就能体验一把 “有钱的任性”。一家数据调查机构近日发布的《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1%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贷款购物,商家也纷纷瞄准这个群体,为大学生提供各类借贷、分期付款的平台。看起来,网贷好处多多,既解决大学生的燃眉之急、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又能扩大内需,改变“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和模式。
诚然,随着社会进步,超前消费观念已经被人们接受,如果大学生用勤工俭学的钱来办网贷,购买的又是生活、学习必需品,没有什么不妥。可现实中,大学生基本没有固定收入,一旦分期还款,势必要从生活费中省出一部分,不仅降低生活质量,也透支父母的信用和收入。一些大学生不知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有的甚至因此违法犯罪道。同时,网贷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和购物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贷款大多是过度消费、高档消费,较少用于创业、培训等。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申请贷款要提交很多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风险;而且,如果因到期不还款而上了“”,将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
风险对网贷平台也不会客气。大学生并不具备贷款的能力,不能算是网贷平台的优质客户,可网贷平台仍然争先恐后地涌入高校,这是为何?一方面,2009年之后,银监会发布文件提高大学生办理信用卡门槛,传统银行几乎停办了大学生信贷业务,一些网贷平台趁机杀入,甚至为“跑马圈地”而放弃审查大学生资产和信用状况;另一方面,一些信贷平台抓住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想法,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等噱头引导大学生购买“力所不能及”的产品,夸大借钱“低门槛、零”的好处,弱化高额服务费、利息和违约金的提醒。这些不仅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也埋下网贷市场资金链断裂、引发各种银行坏账、金融秩序的隐患。
面对大学生网贷快速扩张和高风险并存的情况,网贷平台应该担起责任、严格把关,以公开透明、客观的营销策略,引导大学生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解决问题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网贷平台加强自律,还必须着力加强监管。职能部门应出台前置性规范,建立网上信贷资格准入制度,明确放贷额度、利息标准等细则,网贷平台不负责任降低审核门槛、扩大贷款额度的行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还需看到,目前国内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以及平台大数据积累不足制约了网贷行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因此,要尽快将大学生网贷平台数据纳入征信系统,打破各平台之间信息封闭的现状,提高行业风险控制水平。
网贷消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并非洪水猛兽。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应多一些、少一些任性,注重个人信用养成;网贷平台应规范运营、良性竞争。如此,才能降低网贷消费的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