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对接银行存管为什么难?《网贷新规》中规定:网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不少P2P网贷平台匆匆效仿,希望赶快向合规贴近。其实,P2P网贷的银行存管肯定需要实行,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P2P网贷银行存管
网贷市场规模小,存管利润过低
银行本身是以资金池和存贷款业务为主要业务的,以工行为例,2015年工行实现营业收入6687.3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5078.67亿元,占比逾75%。另外,P2P网贷成交量虽然持续放大,但整体待收仍在万亿以下,月均交易额也刚刚突破2000亿,平摊到每家P2P网贷平台成交量在4000万左右,而目前存货的P2P网贷数量不少于2500家平台。
而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月交易额稳定在5000亿以上,相比P2P网贷,基金公司管理属于牌照化管理,对净资产有门槛要求,因此,持牌的基金公司并不多,只有100多家。目前,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91765.30 亿,托管费率大概是0.25%,那么存管银行能够获得的费用大概为229亿,平摊到每家基金公司可以收取2个亿;相比之下,P2P网贷行业尚处于发展期,交易的不稳定性暂且不说,即便按现有的存量计算,每家待收约3.2亿,按同样费率计算,对接一家P2P网贷平台可以收取大概80万元费用,不足基金存管的0.5%。既然不赚钱,银行自然并不热情。
P2P网贷银行存管
表外业务繁多,还要承受社会舆论
票据、理财产品、担保、托管人、支付清算等都属于银行业的表外业务,因为承载着部分社会责任,银行不得不做,比如清算工资,总不能让每个公司都拿一堆现金去发工资;还有企业之间交易转账,本外币兑换等。去年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票据大案东窗事发就给了银行业一定的警醒,很多风险都来源于自身内控,票据存在造假,当然,票据本身业务特质利润比较丰腴,也可以成为银行表内转表外的业务通道。
支付作为P2P网贷交易过程的一个重要闭环,银监会肯定希望采用最可信的机构,那么支付机构里最高信用评级的就是银行。但是,从承担风险力度上,银行却很难承担舆论的压力。今年7月,关于银行代销理财产品的征求意见稿已经浮出水面。目前,放眼看去,P2P网贷无疑也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产物,刚过去一年多的e租宝事件,也给局外人以警钟,对接P2P网贷平台是否会造成和代销理财产品同样的“背书”,银行其实也不愿背负这种骂名。
银行存管
银行对接存管,目的并不“单纯”
既然新规已经明确指出要求平台对接银行存管,平台自然紧锣密鼓的着急办理,不过各级银行对此却不急不火,当然排除掉以上两种因素外,平台的直接关联关系也是银行选择的广泛一点,P2P资金管理费用这点小钱,银行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有资源有背景的企业,这往往可以带来潜在的其他收入来源,这就是为什么国有银行鲜有参与其中的,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最热衷P2P存管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可以理解,资源更少,盈利性更难的中小银行参与其中,才会有更多抢滩登陆的机会。
P2P网贷对接银行存管难,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除去银行方面的问题,P2P网贷行业的监管也很大程度上给P2P网贷对接银行存管增加难度,未来这个问题能否解决,也是大家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