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国债“秒杀”堪比双十一
5月10日上午,今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台向市民发售。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沈城银行网点的国债额度遭到投资者“秒杀”,个别网点“开门”瞬间额度一空,额度较多的网点也在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销售。当天的国债购买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相对于少数“幸运者”来说,大多数投资者空手而归。
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超国债
据统计,这7398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04%,其中,71款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占比0.96%。在这些发行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银行中,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积极性是最高的,其产品的收益率也是各类银行中最高的。
你知道银行是怎么帮你理财的吗?
近年来,老百姓(50.41 +0.18%,买入)理财意识日益增加,已不再满足于存款的些许利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成了他们热衷的方式之一。但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日益增长,银行自身投资团队的成长难以与之匹配,超过十万亿元的理财资金亟待打理。
银行理财再转型重回受托理财本源
为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积极谋求转型,回归“受托理财”的本源。银行理财产品形态正在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
稳定收益还是要买这个银行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两期国债,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4%和4.42%,相比之下,本期国债票面利率均下调0.1个百分点。这也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债利率首次下调。国债为啥又热了起来?对于多数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否有必要去购买国债呢?
国债适合年轻人吗?
年内第三批国债即将开始发售,不出意外的话,10日凌晨开始一大批大爷大妈又要 开始在银行网点门口排队了,因为此次发行的是凭证式国债,只能通过银行柜台购买。
那些大额高收益的投资你心动了吗?
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我国首批大额存单于2015年6月15日发行。
理财投资“避雷”三大秘诀
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风险再度成为关注 焦点。作为普通投资者,面对全国超过3000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平台,如何避免“踩雷”?要遵循三大原则。
同一银行不同地区利率会有不同吗?
统计数据显示,各家银行对不同地区的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较大分化,个别银行的区域专属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差距可达一倍,高的地区收益可达到4.26%,而低的地区只有2.34%。
银行规模剧增给银行投资带来什么
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通过银行公开渠道披露的信息与银行签订的数据交换协议及每季度银行反馈的动态问卷,对2016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总量进行估计,293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一季度末存续共计44008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2.63万亿元,一季度日均在售产品1604款。